涂料”與“油漆” 談起涂料知識和技術,免不了要涉及涂料與油漆的叫法的話題。下面,就來談一談這個話題。 1、幾種叫法 在涂料業內,“涂料”與“油漆”的理解一直是統一的,即涂料就是油漆,油漆即為涂料,是同一類產品。然而,在業外,就不是這樣,有多種理解和說法。 ①常常把他們分割開來,認為涂料不同于油漆,他們是二類產品。 ②有的地方政府把“油漆”當做易燃易爆危險品嚴加控制,而把“涂料”歸為環保類產品進行管理。有的企業則鉆了這個空子,明明生產的是溶劑型涂料,卻起了“涂料生產廠”的廠名,避開“油漆”二字,造成了管理的混亂。 ③有的盡管將涂料與油漆看做是同一類產品,但在不同的場合采用不同的叫法。 ④在20世紀50-60年代,有的甚至到了70年代,很多情況將“涂料”理解為學稱,把“油漆”理解為俗稱,讓涂料的稱謂多少帶有一點學術性的味道,似乎只有研究單位才可享受“涂料”二字的冠名,如“涂料研究所”、“涂料研究室”。而企業一概稱為“油漆廠”、“造漆廠”、“制漆廠”,如“上海振華造漆廠”、“天津東方油漆廠”。 ⑤到了20世紀80年代,隨著乳膠漆和聚乙烯醇的水溶性系列涂料及這類涂料的生產企業的大量涌現,原來統一的概念又被歧化,在民間再次被重新定義,似乎“涂料”與“油漆”又成為二類截然不同的產品了。 2、“油漆”與“涂料”詞語的歷史演變 “油漆”與“涂料”的叫法的歷史演變,離不開漆、油、油漆、樹脂、天然樹脂、合成樹脂、涂料的來歷和涵義。 ①“漆” “漆”字自古有之。周朝有一條河叫漆水,秦朝時置漆縣。我國先民早在公元前2000多年前就種植漆樹。漆樹,系落葉喬木,高20多米,有乳汁(即漆液),我國特產,生長5~7年后便可割漆。漆液中含漆酚、漆酶、樹膠質等。漆酚的酚環上帶有二個羥基及不飽和烯烴,在空氣中易氧化成粘稠的黑色液體,并在氧和漆酶的作用下干燥結膜,即形成漆膜。 于是,“油漆”之“漆”的概念就形成了。 ②“油” “油”字也古已有之。油水發源于湖南石門縣,到湖北公安縣的油口入長江。油水是河流名,油口是地名,均與“油漆”的“油”字無關聯。公元前770-470年的春秋時代,先民們已經采用從桐籽中榨出來的油涂敷于建筑物、車輛、船舶和日用品等。 桐油樹系落葉喬木,產于我國南方,其種子(桐籽)經榨油得到桐油。桐油中含有不飽和脂肪酸,其中88%-90%是桐油酸,將它涂于物體表面,可緩慢成膜。若將桐油加催化劑熬煉后即得到熟桐油,干燥速度加快,膜的性能提高。 這就是“油漆”之“油”的來歷。 ③“油漆” 人們將“漆”與“油”(桐油、亞麻籽油、梓油等)加以合稱,就有了“油漆”的稱謂。 ④樹脂、天然樹脂、合成樹脂 樹脂,原先指的是植物組織的正常代謝產物或分泌物,為低分子或高分子的有機物。 自從人們采用化學方法由低分子有機物合成得到高分子聚合物以后,由于這些產物的形態和性質類似于樹脂,也可稱為一類樹脂,但為了與天然樹脂相區別,就有必要區分二類樹脂——天然樹脂與合成樹脂。天然樹脂是自然界中動植物分泌的無定形的半固體、固體的有機物質,分子量較大,如漆液、松香、琥珀、蟲膠等。合成樹脂是由各種單體聚合或由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經化學加工而得的高分子樹脂產物,如聚氯乙烯樹脂、酚醛樹脂等。 ⑤“涂料” 隨著科學的進步,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原有的油漆質量、品種和數量已不能適應各種特殊環境和特種需要,這時,恰好多種合成樹脂問世了,涂料工業部門就廣泛地應用這些合成樹脂來制造油漆,使產品的品種、數量和質量都發生了根本的變化。過去以天然漆液、植物油和天然原料生產的品種,已逐漸被合成原料制造的品種所替代。這樣,再用“油漆”來命名新類產品已不能確切地反映它們的本質,只有將它們與以前的油漆合起來統稱為“涂料”才比較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