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寧波人來說,牡蠣很美味,但對漁民來說,它可是船舶的“隱形殺手”——常常附在船底,越附越多,鏟了又來。現在,這些除不盡的“隱形殺手”終于遇到了“克星”。寧波市一家企業攜手中科院化學所的科研項目“環境友好型防海生物附著涂層材料及應用示范”被列入國家863計劃項目,日前正式啟動投產。這個項目將給漁船穿上“鎧甲”,牡蠣、藤壺就難以在船底安家了。
船底附著海洋生物損失驚人
據悉,船老大出海前最煩惱的事,就是要花大力氣去鏟除船底附著的牡蠣、藤壺之類的海洋生物,要不然會影響船速。這樣每年起碼鏟2次,但船底會越鏟越薄,最怕的就是把船底鏟穿了。
怎樣防治海洋附著生物而又不污染海洋環境一直是各國科學家頭痛的問題。“海洋中有4000多種污損生物,嚴重時船舶底部一平方米會吸附80公斤生物。”中科院化學研究所博士趙寧向記者介紹說,以一艘2.5萬噸的輪船來說,5%的生物污損就需要有17%的能耗。海洋生物不僅增加輪船油耗,還會導致輪船傳感器失效、堵塞養殖網箱的網眼,“我國每年因海洋腐蝕的損失在1000億元,其中39%是生物污損造成的。”
此外,附著船底的海洋生物還會破壞漆膜,加速鋼板的腐蝕,增加了船舶的維修保養次數和時間,降低了船舶的在航率。
趙寧說,有漁民不勝其擾,甚至用上了土辦法,在涂料里加入“DDT”(一種農藥),刷在船上。這樣是防止了海洋生物來附著,但DDT有毒性,會讓許多“無辜”的海洋生物也遭殃,還污染了海水環境,最終受害的是人類自己。
雖然自2002年起,我國開始限制任何目的使用“DDT”,但一直沒有徹底根除。
新技術給船底穿上“鎧甲”
趙寧博士說,迄今為止,涂覆船舶防污涂料仍然是防止海洋生物附著最經濟而有效的措施。“環境友好型防海洋生物附著涂層材料”這個項目是以納米氧化亞銅的宏量穩定制備技術和在涂料體系中的均勻分散技術為突破口。
目前,包括國外的氧化亞銅船舶涂料都存在顆粒大,流失率高達30%的問題,而將氧化亞銅納米化后,像粉末一樣融入到油漆中,流失率只有15%,價格也將下降20%以上,使用壽命在5年以上。刷一次這種新涂料,就像給船裝上了“鎧甲”,牡蠣、藤壺等附著生物就不會來安家了。
寧波海騰新材料有限公司執行董事陳慧雪說,他們已在海中掛板測試平臺對這種涂料進行了測試。一張A4紙大小的鐵板涂上涂料后掛在海中已一年多,最近剛拉起來看過,上面什么附著生物也沒有。
“現在漁民不肯用低毒無害防污涂料的癥結在于成本,進口的售價每公斤要90-110元,這對漁民來說,太貴。而含DDT的涂料只要40元/公斤。”陳慧雪說,這個項目得到了科技部的支持,計劃在2016年通過驗收,目標是把環境友好型防污涂料的成本拉低20%,讓普通漁民愿意用。